第十届中国认知传播学术年会暨认知传播高端论坛会议通知

发布时间:2023-11-21 作者: 摄影: 审核:刘淑艳 浏览次数:38

第十届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年会暨认知传播高端论坛定于 2023 年 11  24日-26日在山东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届时组委会将邀请中外认知传播研究 领域的知名专家,共襄盛举。现将第十届年会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题

本届年会主题确定为:“认知传播学自主知识思想体系建设 ”,重点围绕如何 基于认知传播实践提出自主性概念,如何回应新闻传播学学科重要议题建构有竞争 力的知识体系,如何确立与激活自主性,如何实现从自在向自为、从依他向独立, 如何更新问题域和方法论等议题。

二、会议时间

报到日期:2023  11  24  日

会议时间:2023  11  25  日

三、会议日程

会议报到11249:00-22:00,康大豪生大酒店 

合影 11258:20-8:30,创造太阳雕像)

大会主旨发言1125日(8:30-11:45,逸夫楼二楼报告厅

开幕式 1125日(8:30-9:00,逸夫楼二楼报告厅)

主持人

8:30-8:40

校领导开幕式致辞

校党委马国顺副书记

朱惠平

副研究员

8:40-8:50

会长开幕式致辞

陈汝东

全球修辞学会会长、教授

8:50-9:00

会长开幕式致辞

欧阳宏生

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教授

主旨发言(9:00 -11:45逸夫楼二楼报告厅

序号

时间

发言人

发言标题

主持人

1

9:00-9:15

李明德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四维度分析框架

 

四川大学

教授、博导

 

2

9:15-9:30

毛浩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导

小切口,大文旅:淄博“烤”验的沉浸式情感传播赋能及其舆情危机应对

3

9:30-9:45

曾静平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导

从认知传播到认知战略

4

9:45-10:00

 

长安大学教授

数字沟通时代中作为认知基础的媒介记忆

5

10:00-10:15

 

四川大学教授、博导

中国认知传播研究的范型塑造

中场休息(10:15-10:30

6

10:30-10:45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博导

Gen AI: Transforming Cogni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朱婧雯

成都大学

研究员

 

 

7

10:45-11:00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

国际传播中的认知传播实践

 

8

11:00-11:15

卜彦芳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

网络直播对用户时间认知的影响

9

11:15-11:30

漆谦

   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

特约研究员

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建构

与元话语分析

10

11:30-11:45

林克勤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

国家认知安全体系的四大维度

11:45-13:00

圆桌论坛        1125日(13:00-14:50

分论坛汇报      1125日(14:50-17:40

闭幕式          1125日(17:40-18:00

圆桌论坛1125日(13:00-14:50,逸夫楼二楼报告厅

发言人及发言标题

主持人:晏青(暨南大学教授、博导)

点评人:钟布(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博导)、刘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

1. Different Marketing Effects of Money Priming on Conspicuous Merchandise Advertising: Evidence based on Online and Eye-tracking Experiments

陈广耀(暨南大学副教授、博导)

2. 打破次元壁:党史微视频动漫叙事效果的眼动实证研究

汤天甜(西南大学副教授)

3.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青年男性HPV疫苗接种实践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佳炜(暨南大学讲师)

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对中国形象认知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OCEES数据库的分析

李凤萍(云南大学副教授)

5. 正念训练对暴力冲突新闻引发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程思琪(暨南大学讲师)

6. 不同叙事视角下健康科普短视频内容的说服效果研究

杨梅(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冠(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

7. 后真相时代的共情传播:视觉框架与形象化程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杨雅(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导)

分论坛一 1125日(14:50-17:40,逸夫楼二楼报告厅

发言人及发言标题

发言人及发言标题

 

 

 

 

 

 

 

 

 

 

 

 

 

上半场(14:50-16:10

主持人:李姝(成都大学副教授)

点评人:张兵娟(郑州大学教授、博导)、陈广耀(暨南大学副教授、博导)

1. 流动的盛宴:数字美食的公共性、流动性与陌生性

刘娜(四川大学副教授)

2. 健康传播中不同信源说服效果的研究——基于青年群体的实验调查

周长耀、胡美桢(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生)、杨梅(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

3. Speakingwith Sensational Pictures and Narratives in the Same Patterns

赵伟(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

4. 内隐认知对乡村题材短视频IP价值变现的影响机制研究

朱婧雯(成都大学副教授)

5. 感知的重审:艺术家的媒介研究——兼谈认知传播的艺术路径

杨光影(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6. “注意”到“平衡”: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如何以“人”为本?

—— 基于个体认知演化的网络民族志研究

刘茜(成都大学副教授)

 

下半场(16:20-17:40

主持人:蒋宁平(上海大学教授)

点评人:杨雅(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导)、朱婧雯(成都大学副教授)

 

7. 中国本土思想资源的认知传播理论探索研究

张兵娟(郑州大学教授,博导)、李阳(郑州大学博士生)

8. 虚拟影像·意识景观与想象的人

牛鸿英(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9. 符号嵌构、空间破局与话语实践:三星堆国际传播的文化认知研究

操慧,郑秋(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四川大学博士生)

10. “错把他乡当故乡”:海外娱乐媒介对我国观众生活方式的构建

郭京(暨南大学博士生)

11.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伦理文化与社会认同传播

刘义军(浙江蓝狮在线登录测速副教授)

12. 认知“边”俗:近代报刊关于西藏丧葬习俗的话语呈现(1875-1933

张诗萌(四川大学博士生)

 

分论坛二 1125日下午(14:50-17:40,逸夫楼一楼报告厅

发言人及发言标题

 

 

 

 

 

 

 

 

 

 

 

 

 

上半场(14:50-16:10

主持人:王薇薇(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点评人:牛鸿英(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刘娜(四川大学副教授)

1.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沦陷区的认知构建与民众觉醒——从《庸报》文艺文章看日伪在华北沦陷区的宣传工作

曲扬(鲁东大学讲师)

2. 界面进化:元宇宙电影的媒介革命

娄立原(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姜茗洋(贵州师范大学本科生)

3. 中国民族歌剧在国际化背景下的认知与传播

郑禹、司思(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

4. 文化的“碰撞”: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洋网红”短视频内容生产与叙事机制研究

汪雪吟、李莹莹(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5. 城市漫游:加速社会青年群体的减速实践

蒋宁平(上海大学教授)

6. 人、媒介化的栖居:试论认知传播本体性

孙春芦(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

下半场(16:20-17:40

主持人:程思琪(暨南大学讲师)

点评人:许建华(成都大学教授)、汤天甜(西南大学副教授)

7. 自我反射与认知传播-基于私纪录片教学的影像疗愈功能考察

李姝(成都大学副教授)

8. 意义内爆的“村BA”:一项中国农村体育赛事的符号学研究

刘利刚(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9. 论孟子“以善养人”命题的道德认知传播意涵

姚志文(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10. 新框架·新逻辑:数字时代认知传播学研究的范式转型与科学意识

梁湘梓(长沙大学副教授)

11. 符形与符码:解析会议符号学

崔岐恩(温州大学教授)

12. 图像学视域下年画对外传播路径分析—以中日韩民间绘画“老虎“形象变迁为例

肖羽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生)

 

分论坛三 1125日下午(14:50-17:40,逸夫楼一楼会议室

发言人及发言标题

 

 

 

 

 

 

 

 

 

 

 

 

 

 

 

上半场(14:50-16:10

主持人:姚志文(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点评人:刘利刚(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杨梅(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

1. 论认知传播研究的知识谱系——从零散性知识到自主性知识体系

王江蓬(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欧阳宏生(四川大学教授)

2. 以小搏大: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叙事转换研究

纪少华(暨南大学硕士生)

3. 认知对抗产生机理与时代特点分析

岳斯嘉(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4. 飞箝:美国对华经济叙事的纵横术解读

汤会登(湖南大学博士生)、梁筱婕(湖南大学博士生)

5. 符号学视域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启示探析——以淄博城市形象为例

高方方(鲁东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周海宁(鲁东大学文学院讲师)

6. 自媒体更具吸引力?自媒与官媒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可信度研究

骆梓涵、石广洁(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生)

下半场(16:20-17:40

主持人:赵伟(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

点评人:刘茜(成都大学副教授)、王江蓬(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

7. 交互式影视剧中观众沉浸效果的研究——基于 EEG 实验

任欢(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邓若伊(重庆工商大学教授)

8. A Social Media Analysis of Climate-related Concerns among Chinese Citizens

王喆(河海大学硕士生)

9. 流动的监控与监控的流动:监控如何进入中国农村家庭?

李宁馨(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10. 认同与异化:短视频平台中新农人的身份建构研究

付玉涵(郑州大学硕士生)

11. “他者”话语探寻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提升路径——《纽约时报》有关中国扶贫报道的道德基础研究

李滢莹(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生)

12. 空间之窗与空间之创:在华留学生对城市形象的跨文化认知研究

李一琳(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

13. 具身传播理论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研究

迟程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生)

 

分论坛四 1125日下午(14:50-16:00,文理楼346

发言人及发言标题

上半场(14:50-16:10

主持人:刘佳炜(暨南大学讲师)

点评人:陈卓群(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祁志慧(云南大学讲师、硕导)

 

1. 西方民生的话语网络、政治与霸权:西方媒体涉藏报道的话语分析

李秋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

2. 抵制跨媒介“霸权”:网络小说读者的文本话语争夺实践

韩晨雨(暨南大学硕士生)

3. 拟人论:人工智能的像似性问题

李婉婷(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

4. 海外观众对中国现实题材电影的态度及其文化心态考察

王晴云(郑州大学硕士生)

5. 新主流电影的受众研究——基于豆瓣热门短评的内容分析

李林静(西南大学硕士生)

6. 重访差序格局:社交媒体中人际关系与信息选择研究

万旭婷(暨南大学博士生

 

闭幕式(17401800,逸夫楼二楼报告厅)

闭幕式

主持人:晏 青(暨南大学教授、博导)

1. 各分论坛报告总结

2. 颁奖仪式

3. 下届承办单位发言

操慧(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4. 大会总结

林克勤(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




、会议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全球修辞学会·中国认知传播学会

承办单位:

蓝狮在线登录测速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协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

论坛会议手册(点击链接下载电子版)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NeVaZAXPO3KB4XxKE4B8w?pwd=1234
 提取码: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