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也敌不过一批大学生的热情,当大部分学生正窝在家里避暑时,他们却开始忙碌起来。七天的社会实践,大家从初期准备阶段满怀憧憬的开始,到实践期间亲身经历的深刻体会,再到临行时依依不舍的结束,实践的每一天都让我们感慨万分,收获良多。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提升,也是大学生服务于社会的最直接的平台。社会实践的主旨和意义在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培养我们的理论实际结合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众所周知,青岛是一个有着欧韵风情的城市。历史上,这座曾经的小渔村由于外国殖民者的到来走上了特殊的近代化进程。19世纪20年代起,许多俄国人来青岛生活和发展,给青岛注入了许多俄国元素。“寻俄记”暑期社会实践旨在填补历史文献对于俄罗斯与青岛关系的空白,综合各个实践项目的结果,总结出不同时间段俄罗斯人在青活动的社会影响及其意义,并探索出对未来中俄合作发展的意义。
第一次实践调查:凝固的俄罗斯味道
旧市早已不再喧嚣热闹,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不变的只有光阴流淌和老屋依旧。2014年7月11号“寻俄记”中国石油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赴青岛八大关寻找老俄罗斯人留下的痕迹,感受客居异乡的俄罗斯人给这个城市带来的不一样的“俄罗斯味道”。
为前期准备工作,先后开过几次小组会议。准备工作包括绘制地图,划定路线,查阅相关资料,具体工作分工等等。第一次社会实践地点定在八大关。八大关汇聚了众多的各国建筑,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当然其中也包括许多俄式建筑。根据地图我们划分出三个区域分别由三个实践小分队负责工作。
7月11号中午,天气晴朗,海风夹着淡淡腥气带来丝丝凉意,“寻俄记”小组乘车前往八大关。到达地点后三个小分队开始行动。午后的八大关有着现代城市难得的和谐和静谧:充满岁月感的各式建筑,街边乘凉的老人,零零落落的咖啡馆,树荫浓密的法国老梧桐,三三两两的游客都在这里放慢脚步。
八大关的俄式建筑中很多都是俄籍建筑师W•尤里甫设计,比如著名的花石楼、公主楼他就是设计者之一。青岛的很多俄式建筑不仅只有浓浓的俄式风情,同时还融合了希腊和罗马式以及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等不同风格。多种风格的融合让这些俄式建筑充满现代感和艺术感,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有幸在征得主人同意的前提下进入其中一个院子仔细观察建筑细节。大块富有肌理感的崂山花岗岩,泛黄的墙面,油漆斑驳的院灯以及别致的屋顶和窗户都蕴含着浓浓的异国风情。光影变幻间似乎能看见老俄国人在这个海边小城的日常生活。岁月在这里沉淀。
第二次实践调查:体味不一样的青岛
2014年7月15日,“寻俄记”中国石油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在青岛市南台东等地展开了第二次实践出行活动。旨在寻找老俄罗斯人在此留下的痕迹,体味老俄罗斯人给这里带来的变化。本次实践包括三个方面:寻找金口路上的俄式建筑;寻访观象二路圣保罗教堂;拍摄调查台东清河路圣路德教堂。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上网搜集这些俄式建筑的历史及现状,确定调查点的位置,小组讨论调查方案,制作地图等等。15日下午两时许,伴着清凉的海风,以金口路、圣保罗教堂、圣路德教堂为调查点,通过拍摄、记录、寻访的方式,寻俄记小组成员分为两支小队,开始着手暑期实践第二次实地调查。
通过此次调查得知:市南区金口路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不少俄国人逃到青岛,在金口路周边建立了许多房屋建筑,并在金口一路上建了一座东正教堂,遗憾的是,早在20世纪70年代东正教堂已被拆除;台东的圣路德教堂位于清河路42号,由俄国设计师尤力甫设计并建于1940年,多年来,老青岛的基督徒们称它为东镇大教堂,老东镇人则呼它为四路“大庙”;与圣路德教堂历史相仿,青岛圣保罗堂始建于1938年,又名观象二路基督教堂,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观象二路1号的高地上,其由美国信义会在原德国俱乐部旧址建造,俄国建筑师尤力甫设计,是一座历史较为悠久的罗马式教堂。
一个城市并不等于就是一堆建筑物,相反的,是由那些被建筑所围成的圈子,所划分的空间构成。一个城市的建筑,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出了这座城的文化,同时也揭示了它的历史,或多或少,或好或坏。建筑好似一面镜子,或者说是一部不动的纪录片,给我们展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俄罗斯人在这个城市的痕迹,记录着特别的俄罗斯味道。
通过这两次调查实践,不仅强化了小组成员们对青岛俄式建筑的认识和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献资料中对青岛俄式建筑描述的空白。